一篇刊登在1999年10月出版之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學術期刊上,由加州大學Biggart與與賓州大學Guillen兩位學者,由社會組織與制度觀點來分析比較南韓、台灣、西班牙與阿根廷等四個國家的汽車產業的成功與失敗。



在這邊我就省略西班牙與阿根廷的狀況,就台灣與南韓兩國汽車組裝業,把兩位教授的看法簡短說出來。



在比較南韓與台灣的汽車產業,兩位學者認為南韓汽車零件產業是非常弱的,他們舉出幾個原因:第一,政府的政策結果;第二,南韓注重大財閥與大企業之發展,故沒有發展出中小企業之連結,故零件產業無法發展經濟與技術與組裝業者之利益;第三,零件產業多為中小企業,無法生產出高品質的零件,因為政府只重視大企業。從制度面來看,韓國的愛國主義造成了這樣的發展結果。



而台灣的汽車生產數量遠不及韓國,但汽車零件卻輸出至全世界,成為高科技業外的另一重要產業。作者從兩國社會與制度的觀點來分析,認為當南韓汽車業建立與全球經濟之「生產者主導」連結時,台灣則發展「需求反應」連結,因此企業無法決定生產項目,完全由國外買者決定。兩學者把台灣建立汽車組裝業的失敗原因,歸咎於政治的誤導、小企業經濟,以及對於國際市場之需求反應企業。



換句話說,依據兩位學者的研究,台灣的汽車零件生產業是極為成功的,不但品質高且行銷全世界,但是汽車組裝業的發展卻是失敗的;南韓的汽車零件業則依附在大財閥下,無法生產高品質的零件,然而,在大財閥的主導下,南韓的汽車組裝業發展是成功的。



所以依照兩位學者的邏輯推論,如果有韓國的進口車,是完全採用台灣生產的零組件組裝生產的,想必會比在台灣使用韓國零組件組裝的國產車好吧。不過這樣的組合並不存在現今的世界上。我們目前看到的是南韓自有品牌汽車之品質不斷提升,而台灣仍舊有非常強的汽車零件產業,但卻沒有高品質的自有品牌汽車出現。



純粹由學術觀點探討,無掀筆戰之意,上述論文如有興趣的先進可找來看看,我把完整書目資訊貼出來:

Biggart, N. W., & M. F. Guillen, "Developing Difference: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Auto Industries of South Korea, Taiwan, Spain, and Argentina,"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, Vol. 64, No. 5 (October 1999), pp. 722-747.














-----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pine33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